• 市医保定点
  • 生育保险
  • 工伤保险
  • 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机构
宁南县人民医院

惊险!八岁男童误服农药,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

官方 发布于 2025-06-30

       “医生!快救救我的孩子!他误喝了家里的农药!” 近日清晨,尖锐的哭喊声如惊雷般炸响在宁南县人民医院肾脏内科的走廊。只见一名面色惨白、不断干呕的八岁男童被家长紧紧护在怀中,家长颤抖的手中还攥着一个标有有机磷农药的空瓶,绝望与恐惧在他们泛红的眼眶里打转。​

       肾脏内科医护团队瞬间进入“战斗状态”,中毒救治绿色通道即刻启动。心电监护仪迅速就位,护士手法娴熟地为男童建立静脉通道,经检测,显示胆碱酯酶活性大幅降低,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明确!洗胃机飞速运转,解毒药剂精准推入,血液净化设备也同步开启。与此同时,儿科、急诊科专家火速赶来,多学科会诊紧张进行。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,医生们紧盯各项数据,根据男童病情变化实时调整治疗方案。经过数小时惊心动魄的抢救,男童终于脱离生命危险,生命体征逐渐平稳,一周后已康复出院。​

       宁南县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殷祎提醒:儿童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期,80% 的误服事件都发生在家中。农药、清洁剂、降压药等日常物品一旦存放不当,就可能化身伤害孩子的“隐形杀手”。为避免悲剧重演,家庭预防务必做到“三严格”:​

       严格存放:药品、农药、洗涤剂需锁进专用橱柜,放置高度超过 1.5 米,让孩子踮脚也触碰不到。​

       严格标识:绝不能用饮料瓶、糖果罐分装有毒物品,原包装标签必须完整保留。​

       严格看护:厨房、储藏室随手落锁,家长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服用药物或操作农药。​

       倘若不幸发生误服事件,家长牢记“冷静-判断-保护-送医”五步科学处置法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伤害:​

       快速确认毒物,保持冷静:第一时间找到毒物包装或残留物,拍照记录成分、剂量及服用时间;轻声安抚孩子,切忌责骂恐吓,防止哭闹加速毒物吸收。​

       谨慎判断,禁止盲目催吐:若误服普通无毒、无腐蚀性药片,可让孩子饮用200ml温水后轻压舌根催吐;但遇到误服强酸(如洁厕灵、浓硫酸)、强碱(管道疏通剂),挥发性毒物(汽油、樟脑丸)、酒精,或孩子已出现昏迷、抽搐、呼吸抑制等情况,严禁催吐!​

       针对性防护,减少黏膜损伤:误服强酸,立即饮用100 - 200ml牛奶或蛋清(切勿喝水);误服强碱,饮用100ml稀释10倍的柠檬汁或食醋中和;误服农药或不明毒物,禁止喂食任何液体,同时用塑料袋收集呕吐物送检。​

       记录关键信息,为救治铺路:详细记录误食时间、毒物名称、剂量、孩子症状(如呕吐次数、意识状态);携带毒物包装、呕吐物样本及孩子既往病史资料(过敏史等)就医。

       争分夺秒,紧急送医:立即拨打120,清晰告知“儿童误服毒物”及毒物类型;送医途中让孩子保持侧卧位,防止呕吐物窒息,全程监测呼吸、脉搏。

       儿童安全无小事。每个家庭都应定期学习急救知识,在家中备好急救包与毒物应急处理指南,用知识与行动为孩子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