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药物治疗及预防小知识
官方 发布于 2025-02-12
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人群普遍易感,临床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软弱无力等。
一、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
奥司他韦: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及预防。用药不受饮食影响,可与食物同服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:恶心、呕吐,和其它药物之间基本上没有有明显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。早期使用疗效更好,疗程明显缩短。治疗用法用量:一次 75mg,一日2次,连用5日,13岁以下儿童,用量根据体重而定。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,预防用药的时间不少于7日,流感流行期间则应为6周,推荐用量为一次 75mg,一日1次。
玛巴洛沙韦:片剂适用于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,干混悬剂适用于5-12岁以下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,均可用于既往健康的患者以及存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。不良反应是:腹泻、恶心、头痛等。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,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。避免与乳制品、钙强化饮料、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、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(如钙、铁等)同时服用。
阿比多尔:用于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。该药物的药物毒性较低,安全性和耐受性好,正确使用对于缩短流感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十分有效。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、腹泻、头晕和血清转氨酶增高等。严重肾功能不全者、有窦房结病变或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。
金刚烷胺: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。用药期间,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,避免摄入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油腻、辛辣食物及酒精等食物。应遵循医生建议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,切勿自行调整。常见的不良反应:头晕目眩、恶心、食欲减退、口鼻干等。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。
二、可缓解症状的其他药物及辅助治疗
抗病毒中成药:连花清瘟胶囊、抗病毒口服液等。
解热镇痛药:如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等症状,可使用布洛芬来缓解,能帮助降低体温、减轻疼痛。
止咳药:当咳嗽症状严重时,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止咳药物,如氨溴索、甘草片等。
除了药物治疗外,应做到:1.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保持环境清洁及通风。2.在流感爆发期间,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。3.增强体质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4.药物预防,可以口服有一定预防作用的中成药如板蓝根、金银花、大青叶等。5.注射接种疫苗,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