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泻药别乱吃!一份安全有效的腹泻应对方案
官方 发布于 2025-10-20
“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成人年腹泻发生率约为2.5次/人,夏秋季(6-9月)占全年病例的 60% 以上。”
腹泻是一种症状,而不是一种疾病。它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,如感染、消化不良、食物中毒、受凉、焦虑等。因此,用药前最好能明确病因,尤其是对于严重的、持续的或伴有高烧、脓血便的腹泻,应及时就医。
市面上的腹泻药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:
1.肠道黏膜保护剂
蒙脱石散——非处方止泻药。
覆盖保护,吸附毒素,并随粪便排出体外。它通过物理方式起效,不杀灭病原体,不进入血液,因此非常安全,几乎不被人体吸收,孕妇、儿童(需遵医嘱)也可使用。
需间隔服药:建议与其他药物间隔至少1-2小时服用。
可能引起便秘:过量使用会导致便秘,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。
2.肠道微生态调节剂
双歧杆菌三联活菌、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等——“补充援军”,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,改善腹泻症状。
适用情况:适用于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,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、旅行者腹泻、慢性腹泻的辅助治疗。
怕热怕烫:服用时应用温水(不超过40℃) 送服,以免高温杀死活菌。
与抗生素间隔: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,需与抗生素间隔2-3小时,否则有益菌会被抗生素杀死。
需冷藏:大部分活菌制剂需要2-8℃冷藏保存,购买和储存时请注意。
3.肠动力抑制剂
洛哌丁胺——“强制刹车”,强力止泻。
强制减缓肠蠕动,风险高!禁用于发烧、脓血便患者。
“治标不治本”,效果强、起效快,适合急需控制腹泻症状的情况(如重要会议、长途旅行)。
适用限制:通常建议用于非感染性的急慢性腹泻,如肠易激综合征(IBS)引起的腹泻。
非首选:对于普通家庭用药,不建议将其作为首选。
4.抗生素类药物
诺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等——“精准打击”,用于杀灭特定病原体。
通过抑制或杀灭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来治疗腹泻。
严格遵医嘱使用!严禁自行使用!
为什么不能乱用?
病因不明:大部分急性腹泻(尤其是水样泻)是由病毒(如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)引起的,抗生素对病毒无效。
菌群失调:滥用抗生素会杀死肠道有益菌,加重菌群失调,导致腹泻迁延不愈。
细菌耐药:滥用抗生素是导致“超级细菌”产生的主要原因。
何时使用?只有在医生诊断为细菌性肠炎(通常伴有发烧、脓血便等症状)时,才会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。
如何选择与家庭用药建议
第一步:评估病情
轻度腹泻(水样便,无发烧、无脓血):
首选蒙脱石散+微生态制剂。两者联用效果更好,但注意服药间隔。
关键一步:补液!腹泻最大的危险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第二步:重中之重——补液和饮食
口服补液盐: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最有效、最安全的方法。它可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,预防和纠正脱水。药店有售,比任何运动饮料都科学有效。
饮食调整:宜:清淡、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粥、烂面条、香蕉。忌:油腻、辛辣、生冷食物及含乳糖的牛奶(腹泻可能导致暂时性乳糖不耐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