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两种温和的中医外治法:穴位贴敷与埋针治疗
官方 发布于 2025-10-24
在中医传统疗法中,穴位贴敷和埋针治疗因操作温和、适应人群广,逐渐被更多人熟悉。它们不同于口服药物和常规针灸,通过体表刺激来调节身体功能,适合一些慢性病调理和康复辅助。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这两种方法。

(一)穴位贴敷
穴位贴敷是将中药制成药膏、药糊或药贴,敷在身体特定的穴位或不适部位(中医称为“阿是穴”)。药物通过皮肤缓慢吸收,同时刺激穴位,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,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。
(二)埋针治疗
埋针治疗也叫“皮内针”或“揿针”,是一种微型的针灸方式。它将非常细小的短针浅层埋入穴位下的皮肤,留置几小时或数天,给予穴位温和而持续的刺激,常用于缓解疼痛或调理慢性不适。
它们用在哪些方面?
(一)心血管调理
例如部分冠心病患者,在医生指导下,配合药物同时进行穴位贴敷(如心腧穴、膻中穴)和埋针(如内关穴、神门穴),有助于缓解胸闷、心悸等不适,改善身体感受。
(二)产后恢复
产后女性常出现乳汁不畅、腹部不适或伤口疼痛等情况。在特定穴位进行中药贴敷,有助于促进泌乳、帮助子宫恢复;埋针则可用于缓解产后腰酸或伤口隐痛。
(三)神经功能调节
对于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、头晕或情绪不稳,部分患者在接受穴位贴敷、耳穴压豆或皮内针等中医调理后,身体不适有所缓解。
穴位贴敷基本无痛,容易被儿童、老人或怕针的人接受;药物通过皮肤吸收,不经过肠胃,对肝肾负担较小;部分贴敷产品可在医生指导下居家使用,比较方便。
埋针治疗刺激温和持久,适合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状况;
针非常细小,植入时几乎无痛感;埋针后不影响日常活动,患者可正常生活。
穴位贴敷与埋针治疗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部分,因其温和、便利的特点,在康复调理过程中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。未来,医疗机构将继续完善这两种方法的技术培训与应用研究,不断优化中医在综合诊疗中的运用,帮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调理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