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疗法---艾灸
中医科 发布于 2018-01-05
药之不及、 针之不到 ,必须灸之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艾叶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、具有回阳、理气血、逐寒湿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针灸,故又被称为回阳草。
艾灸,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,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、艾条为主,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。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艾灸的作用:
行气通络: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,内联脏腑,外布体表肌肉、骨骼等组织。正常的机体,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,循序运行,如果由于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等外因的侵袭,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,经络受阻,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,此时,灸治一定的穴位,可以起到调和气血,疏通经络,平衡机能的作用,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、冻伤、癃闭、不孕症、扭挫伤等。
温经散寒: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,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。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,可以温通经络、驱散寒邪,加强机体气血运行,达到临床治疗目的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的胃脘痛、腹痛、泄泻、痢疾等病证。
消瘀散结:艾灸具有行气活血、消瘀散结的作用。气为血之帅,血随气行,气得温则行,气行则血亦行。灸能使气机通调,营卫和畅,故瘀结自散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的疾患,如乳痈初起、瘿瘤等病证。
引热外行: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,毛窍通畅,热有去路,从而引热外行。《医学入门.针灸》说:“热者灸之,引郁热之气外发。”故灸法同样可用于某些热性病,如:疖肿、带状疱疹、丹毒、甲沟炎等。对阴虚发热,也可使用灸法,可选用膏肓、四花穴等治疗骨蒸潮热、虚痨咳喘。
扶阳固脱: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、举陷固脱的功能。《素问.生气通气论篇》说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”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。阳衰则阴盛,阴盛则为寒、为厥,甚则阳气欲脱,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,以扶助虚脱之阳气。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,再加上火本属阳,两阳相得,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,回阳救逆,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。临床上,各种虚寒证、寒厥证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、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、脱肛、阴挺、崩漏、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。
防病保健: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,增强抗病能力,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。《扁鹊心书.须识扶阳》指出:“人于无病时,常灸关元、气海、命门、中脘,虽未得长生,亦可保百余年寿矣。”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。
施灸的注意事项:
施灸的先后顺序:古人对于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地论述,如《备急千金要方.灸例第六》说:“凡灸,当先阳后阴……先上后下。”即:先灸阳经,后灸阴经;先灸上部,后灸下部。就壮数而言,一般先灸少而后灸多。就艾柱大小而言,先灸小而后灸大。上述施灸的顺序是指一般的规律,临床上需结合病情,灵活应用,不能拘泥不变。如脱肛的灸治,则应先灸长强以收肛,后灸百会以举陷。
施灸的禁忌:(1).面部穴位、乳头、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,以免烫伤形成瘢痕。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用化脓灸,以免化脓破溃,不易愈合,甚至影响功能活动。
(2).一般空腹、过饱、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,应慎施灸。对于体弱患者,灸治时艾柱不宜过大,刺激量不可过强,以防晕灸。一旦发生晕灸,应立即停止施灸,并作出及时处理。
(3).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。
(4).施灸过程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。
灸后的处理:
施灸过量,时间过长,局部出现水疱,只要不擦破,可任其自然吸收,如水疱较大,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,放出水液,再涂以龙胆紫。瘢痕灸者,在灸疮化脓期间,创面局部勿用手搔,以保护痂皮,并保持清洁,防止感染。